重要参考

“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内涵发展

浏览:时间:2019-10-12

作者

钟秉林,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

摘要

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面临教育主要矛盾转化、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教育国际化发展亦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大学内涵发展,需要明确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的目标,形成高校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凝聚高校师资队伍、管理队伍以及生源等人力资源优势,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优良的大学文化。“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内涵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是动态建设的过程。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内涵发展;质量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我体会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加深理解:一是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形成合力办好教育事业;二是强调深刻认识教育事业的规律性,从九个方面做出精辟论述;三是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个环节,贯穿教育各个领域,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强调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享有应有的社会声誉,改善教师生活待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五是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决破除“五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双一流”建设大学要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着重从两个方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神,一是要主动应对新的挑战,二是要致力于实现内涵发展。

一、主动应对新的挑战

“双一流”建设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手笔,必须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直面“双一流”建设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主动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

1.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成就显著。2018年,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专任教师1673万。各级各类教育长足发展。学前教育方面,举办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提高毛入园率;同时抓好保育教育质量,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抑制小学化教育倾向。义务教育方面,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一方面要控辍保学,提高巩固率;另一方面推动优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小学和初中。高中教育方面,已经基本实现普及,今后要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满足老百姓的选择性需求。高等教育方面,规模发展迅速,2018年底毛入学率达到了48.1%,据测算,在2019年新生入学之后,毛入学率会超过50%。按照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这标志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职业教育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今后要充分多样发展,满足社会对于不同层次、类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人。总之,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跨入世界中上行列。这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同时,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教育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主要矛盾从过去的“上学难”转变为“上好学难”。一方面,老百姓迫切需要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另一方面,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而且发展不平衡,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解决教育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但这也是目前的困难所在。建设学校要遵循规律,需要长期积累和厚积薄发。经费充足和规划得当,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学校努力,管理水平也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如通过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大幅提高。但是办好一所学校,只有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软件管理水平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拥有精良的教师队伍,这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教师的长期积淀才能逐步形成;同时,一所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催化作用,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简单地堆砌出来,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教育发展的这个特点与老百姓要上好学校的急迫期盼形成强烈的反差,矛盾在某些方面更为凸显。比如基础教育领域的办班热和辅导热问题,综合治理难度较大。又如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治理择校风,但在一些城市仍屡禁不止。择校的目的一是择师,学校有好教师,孩子可以受到好教育;二是择风,学校校风好,孩子可以受到好熏陶,家长放心。要解决择师和择风问题,都需要长期积累。

为化解这一主要矛盾,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以扩大规模和扩展空间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当前国家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围绕推进内涵建设进行的。比如,学位授权审核工作首先制定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设置标准,严格按标准来进行审核。又如,学位证书由高校自行设计、印制和发放,目的是使我国学位文凭能够回归学校本位,学校对自己的培养质量负责。要提高学位证书的含金量,只有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学校社会声誉。再如,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在平稳推进,其中一项改革举措是逐步取消招生录取批次,实施平行志愿报考录取,解决固化学校身份的问题,增加考生和高校之间双向选择的机会;同时倒逼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大学集中精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教学投入,加大宣传力度,调整专业结构。目前,许多“双一流”建设大学已经实施专业退出机制,对一些水平不高或是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密的专业停止招生或停办专业,这正体现了内涵建设的核心。“双一流”建设大学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到学校的内涵发展上去。

2.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核心是创新驱动,一系列战略任务的实施主要不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而是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大学可以在这些方面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智力支撑,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第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社会职业变化。传统职业内涵更新,一些职业逐步消亡,新的职业不断产生,这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源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要研究经济发展变化趋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结构乃至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提高大学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第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一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多种渠道筹措办学资金,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前段时间,教育部公布了部属大学的财政预算,9所学校已经突破一百亿,清华已经突破200亿。二是大学生缴费上学。几年前研究生也实现了缴费上学,取消了计划内、计划外的双轨制,社会反响比较平稳,近几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连创历史新高;同时要构建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大学生不因家庭贫寒而失学。投资体制改革给学校治理带来新的冲击,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育消费者,更加关注教育收益率,民主诉求、维权意识大为增加。学生诉求要有渠道,收到诉求要有研究,研究结果要有反馈;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目前大学生状告大学法人的案例增加,而且从审理结果看多数是学生胜诉,校方败诉,要系统梳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有关条款进行必要修订,保持规章与上位法律法规的自洽性,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

第三,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1998年大学扩招之前,全国大学生毕业生总量是87万,到“十二五”末达到749万,增长了将近8倍。进入到“十三五”毕业生总量连年攀升,2016年为765万,2017年为795万,2018年为820万,2019年为834万。我国调低了经济增长速度,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影响还在,这就使得今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和用人单位要拉动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大学生就业;大学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和创业观的教育,开展就业创业的指导服务。

“双一流”建设大学要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术治理结构优化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3.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挑战

当前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四个特点对大学带来了直接的挑战。

第一,学科发展既高度分离又高度融合,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化学奖和生理学奖得主的学科背景、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可以看出,在当今时代,单科独进取得原创成果已经基本不可能了,必须要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在学科综合化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要研究如何优化整合内部资源,包括学术资源、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如何探索跨学科研究、跨专业乃至跨专业类的人才培养,这就涉及到大学内部的学术治理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教学和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等问题。同时,如何提升教师的知识融合能力、学科交叉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应该成为“双一流”建设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培训的重要课题。

第二,信息量飞速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周期缩短。大数据、云计算的处理对象都是海量数据,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发展趋势,这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就不可能是终结性培养。“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重构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尤其要注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从容应对来自于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挑战。

第三,本世纪一些学科和技术领域孕育着重大突破。在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程和海洋工程等领域,已经看到了苗头,本世纪肯定会有重大突破。科技领域的突破将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就是最好的例证;而科技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很难具体预测何年何月、在什么具体领域、产生何种具体变革。“双一流”建设大学要早做准备,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和科研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处理好前瞻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关系。

第四,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等飞速发展,而且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在不断加深加快。以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走向实用,使得人类知识传递的方式从单向为主转变为多向互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大学的知识权威与学术垄断地位遭到威胁,教育实际效能受到质疑和批判。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型,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大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转变为新型的学习伙伴的关系,这会直接冲击到大学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态、教学管理机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室布局。“双一流”建设大学要保持敏锐的目光,密切跟踪先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发展趋势,鼓励教师提高信息素养,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

同时,也要保持理性的态度,避免陷入纯技术化的误区。比如,互联网教学可以将一门课程做到极致,但课程教学不等于学校教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的社会发展性素养,如人际交往和公共关系能力、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等,目前还必须通过校园教育、群体式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逐步养成,因此,互联网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超过人类,可望在未来取代教师的一部分简单、重复、传输性的教学工作,但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智慧、涵养学生人格的育人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4.国际化发展的新挑战

经济全球化渗透到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要关注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人力资源跨国流动势头迅猛。一是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了66万,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人员已接近50万。美国教育门户网站公布了2017-2018学年度的统计数据,美国的国际学生已经接近110万,其中中国内地学生占到了33.2%,读本科的中国内地学生已经超过读研的学生。二是教师国际流动明显加速。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专任教师2000人,2018年长期或短期出国出境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的达到1970人次。

第二,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程和课件等,其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中外合作项目是指中国大学与外国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互换、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中外合作机构是指经教育部审批的中国与外国大学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大学,目前有9所;或是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目前有50多所。最早的3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宁波的诺丁汉大学、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北师大与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举办的联合国际学院。近年来,上海纽约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昆山校区、美国肯恩大学温州校区、汕头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北京理工大学与和俄罗斯高校在深圳合作举办的北理莫斯科学院等,均已建成并招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增加使得国际化的课程、教材、课件的跨国流动和共享成为趋势,既为我们借鉴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教育权、课程设置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等新的挑战。

第三,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传播中融合。师生资源和教学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必然伴随着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办学理念、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现代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传播中融合。

“双一流”建设大学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加强国际化战略思维。一方面,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成功经验以及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另一方面,要促进大学多元文化发展和中国优秀文化弘扬,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和教育国际治理,推进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国际拓展。我国教育历史悠久,传统优良,存在很多问题和社会诟病,但也有我们的优势和强项,不能妄自菲薄。比如上海市的中小学数学教育世界领先、国际公认,英国政府邀请上海高中数学教师到英国开展师资培训,并将上海中小学数学教材及辅导资料翻译成英文供英国学校自主选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已招收两届学生;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合作举办二级学院,共同培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在英国建立中文学院。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教育的优势,也是对教育国际化的中国贡献。必须指出,在推进大学的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能力、沟通交流合作能力和外国语言应用能力,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二、实现大学内涵发展

实现大学内涵发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厘清概念,扎实探索。

1.建设一流大学

我国目前有42所大学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建设一流大学要抓住共性问题。一是要确立明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凝聚人心,形成发展共识与改革合力;二是要形成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三是要开展优质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提高学术影响力;四是要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化水平;五是要提供精良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建设高水平队伍,提供条件保障;六是要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七是要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优化教育生态,实现立德树人。

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遵循规律、励精图治、厚积薄发,避免心态浮躁和急功近利;要坚持结合校情、特色发展、多样探索,避免模式趋同和盲目攀比。

2.建设一流学科

我国目前有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内的137所大学的465个一级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设一流学科,首先要明确学科和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实质。学科是关于一门学问的知识的集成,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本质上而言,学科建设的过程是知识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也是知识体系构建、维护与更新的过程。

学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一是凝练学科方向,注重交叉融合与重点突破,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二是优化学科结构,加强科学论证和设计,完善学校的学科专业体系;三是汇聚学科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加强团队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四是搭建学科基地,从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资金等方面,为学科建设提供物质条件保障;五是创新学科建设机制,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和统筹协调机制,为学科建设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六是完善学科建设规划,明晰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和建设策略,明确战略任务以及实施保障举措等。实现学科的内涵发展,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工夫。

学科建设要讲究效益、产出成果。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要探索培养学科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知识面宽广、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二是产出原创性成果。要瞄准国际标准,形成中国学派,产出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提升学科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要提高科学资政水平,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智力支撑;要重视发挥行业特色大学的优势,促成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应该指出,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和主学科,如师范大学的文理基础学科和教育、心理学科等,但特色学科和主学科不能直接与一流学科划等号,要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长期积累、重点突破,并得到学界和社会认可,逐步形成比较优势,才能建成一流学科,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培养一流人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和重要使命,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是广义的课程组合。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相互耦合,从人才培养的视角而言,学科与专业应进行一体化建设。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学科建设,研究生是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学科建设也要反哺人才培养,构建先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提供精良师资和教学条件,拓展国际化平台。美国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英国的《泰晤士报》(The Times)和《夸夸雷利·西蒙兹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国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等大学和学科排名,都将学生质量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测量维度,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声誉的重要载体。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在学术队伍、科研成果、学生质量和学术声誉等方面,我国大学在学生质量方面与国外大学差距较大。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要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多样探索,力争有所建树、有所突破。当前的难点是将学科和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和课程的新内容、开发新的教学实验、为本科生毕业设计和论文提供选题等,这个过程就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样,不是自然而然完成的,教师精力要投入,学校要加强政策导向和经费保障。

培养一流人才,一是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类型,细化人才培养规格;二是要抓好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准入、调整和退出机制;三是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平衡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夯实学科专业基础与提高能力技能,以及必修与选修、共性课程与个性课程之间的关系;四是要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尤其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五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探索多样化、个性化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对“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抓住五个核心要素:一是明晰的质量标准,可以是国际标准,也可以是国内或行业、地方标准;二是科学的指标体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质量标准具体化到指标体系中,开展质量评价;三是有效的评价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将学校实际工作情况客观准确地反映到评价指标体系当中,进行分析诊断;四是反馈改进机制,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持续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呈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比如,更加注重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不是资源占有率;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与评价,体现学生中心、结果导向的评价理念;更加注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完善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持续改进工作的机制。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性尚待提高,关键是反馈改进机制这个核心要素落实得不好。比如,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评教,形成了丰富的评教记录和报告,但是否能够反馈给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是否能够作为教师职称评聘、选优评优、业绩津贴发放的重要参考,是否能够让学生直接从评教受益,都是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总之,持续改进质量的理念和机制亟待加强。

4.建设一流队伍

一流队伍建设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完善制度建设,改革教师的聘任、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二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将加强学术规范建设,避免学术腐败,倡导教师的团队精神等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涵;三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职业拓展能力,尤其是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发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助力教师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学各个环节;四是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年龄、专业、职称、学位、学缘、地缘结构,以及专兼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结构等,要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中的主要问题,推出举措,逐步优化;五是改善教师生活待遇,解除后顾之忧。要使高校教师体面生活、开心工作、在竞争中成长和发展。

其次,重视管理队伍建设。高校中层职能部门如何实现精干、高效,目前很多大学在进行积极探索,如“大部制”改革等。对管理人员来讲,要做到专业、敬业。要增强“双一流”建设大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对“双肩挑”干部来讲,首先也要做好服务、做出奉献。要引导和鼓励管理人员根据部处职能和个人职责,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研究问题,这样才能开拓性工作,才能有获得感,克服管理人员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

最后,吸引优质生源。随着今年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生源会成为学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我国目前2600多所普通高校,截至2017年底已有30多所高校停止招生,原因比较复杂,现象只有一个,招不满学生、完不成招生计划,补录也没有学生报考。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生存问题已不是危言耸听,要保证数量充足、质量结构合理的生源,就需要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改善社会声誉,增加对生源的吸引力。

5.创新体制机制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制度性保障,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调整人事聘任和考核制度,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要协调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相互平衡、相互制约,更加尊重学术权力,充分调动二级院系的积极性和教授、教师的创造性;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关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实现校务公开、信息透明,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要改革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学分制、弹性学习制度的改革和学生事务管理机制的创新。

大学改革需要举全校之力,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协同推进改革探索。以学分制改革为例,为何我国高校在改革开放后学习欧美国家实行学分制,但至今大部分高校只能实现学年学分制,关键是综合改革还不到位。学分制改革不仅仅是学校教学部门的责任,必须协调学校各相关部门进行系统改革。教学部门要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学生无课可选不能实现学分制,或者学生选到的课程是被吐槽的“水课”,这样的学分制也没有意义;同时,学分制的实施还必然涉及到学校人事聘任和考核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和学校后勤管理机制的配套改革,也涉及到学生工作的创新。实行完全学分制之后,传统的行政班级的概念可能会淡化,学生工作的基础和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有的高校将学分制改革、学生工作创新和书院制改革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以学生行政班级、专业、年级为依据划分的教学组织形式,辅导员住进学生书院,以书院为基础开展学生工作,这样就促进了完全学分制的改革。另外,学分制的实现还涉及到社会和政府的配套改革,比如实现一年两次的毕业生派遣等。

6.营造优良文化

营造优良的大学文化,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有的学者又将大学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次。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都是大学文化内化作用的产物;大学制定的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物质条件,无一不受到大学文化外显作用的影响。比如,很多大学新校区的建筑风格乃至色彩与老校区的代表性建筑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很多大学把老校区经典的校门复制到新校区作为人文景观。从文化角度讲,这就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是文化渗透力的体现。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四年或者更长时间,走上社会时就要打上这所学校的文化烙印,而他们在社会上的整体表现又会对学校声誉带来重要影响。

营造优良的大学文化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双一流”建设大学应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文化人,发挥大学文化的熏陶和催化作用,为学生成才营造良好环境和育人氛围,这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大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品味、反思和升华。当前,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将其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后应强调指出,“双一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长期积累,没有捷径可循。“双一流”建设成功与否,不是靠行政发文宣布或学校自我宣称,也不取决于学校规模大小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关键是要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可以预期,我国大学强化质量意识,致力于内涵发展,励精图治、遵循规律、厚积薄发,“双一流”建设目标一定会得以实现。

备注:本文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 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中层干部专题学习报告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经本人审定并授权发表。

(本文选自《煤炭高等教育》,2019年第3期)

学科信息平台